「敢於與眾不同」張瑋軒鼓勵同學Becoming ME

  1. Home
  2. 最新活動
  3. 「敢於與眾不同」張瑋軒鼓勵同學Becoming ME

實習記者:李承貞、林品瑄

 

女權先驅西蒙波娃的著作《第二性》中提到「女人不是生成的,而是形成的」。在父權社會中,女人被迫要成為大眾塑造成的樣子。不過不僅僅是女人,事實上,男人也同樣被社會既有觀念束縛。而你是否也存有許多性別刻板印象,卻不自知呢?

 

台灣記者協會與世新大學口語傳播暨社群媒體學系共同主辦的「演講與口語表達─社群媒體時代中的訊息產製與傳播」系列演講,於今天(8日)邀請「女人迷」執行長同時也是共同創辦人張瑋軒。她以「敢於與眾不同」作為演講主軸,並扣合社群媒體的傳播力,藉由分享自身經驗,鼓勵同學應該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發揮影響力。

 

培養看待事情敏銳度  了解故事背後脈絡

 

演講一開始,張瑋軒就與同學們有很多的互動。她告訴大家要對身邊的事物有感覺,尤其是傳播學院的學生。面對事情或者畫面要更有敏銳度,練習自己看待事情的多方位角度,培養出自己獨特的「觀點」(perspective),而不是人云亦云。

 

接者她以自己26歲,剪著一頭俐落的短髮,給人一種女強人的照片;對比36歲時長長的頭髮,呈現溫柔親和力的照片當範例。張執行長要同學們發表初次看到照片的想法。其中有同學認為36歲的照片給人一種「社會化」的感受。張瑋軒笑著回答,這是非常特別的觀點,其實當初26歲時的她,是抱著要創業的心情,為了不被人看輕她的決心,張瑋軒決定剪去她的長髮,塑造出堅強的女強人。

 

但相對36歲時的她,已經雲淡風輕,能很自在地做自己。張瑋軒也以這個比較照片的例子,提醒同學,除了要有自己的觀點外。還要能了解事件背後的「脈絡」(context),有了具體脈絡,提出的觀點才能更有說服力。

 

從自身經驗出發 打破標籤認同自己

有關女性所處的角色,張瑋軒分享一個小時候的經驗。小學時,老師問班上同學:「誰要當班長?」張瑋軒便舉起手,自告奮勇地說:「我要當班長」。老師卻露出尷尬的微笑回應:「我們女生當副班長喔」對當時年僅6歲的張瑋軒來說,造成很大的衝擊並產生疑問:「難道女生就不能當班長嗎?」

 

可能很多人可以觀察到,許多時候,男性「被迫」放在重要位置,而女性放在次要。所以當女性在討論政治或更大的公共議題時,女性更多時候會懷疑自己說的話是否重要,甚至擔心因為自己身為女性,「沒有資格」談論嚴肅的議題。甚至,是否會使我不迷人。會有家長告誡女兒,「不要太優秀,才會有男生喜歡」。反觀男性,則是常常「被迫」必須變得優秀,擔起許多責任。

 

更進一步,張瑋軒提醒同學,「什麼才是優秀呢?」她認為,我們必須打破既有的標籤,沒有絕對的優秀,只要你是你,你就是最好的,她鼓勵同學「Becoming ME」,勇於做自己。不過,她也提到這裡的「你」,不是隨便的你,而是要透過不斷地問自己。為何要做這樣或那樣的選擇?背後的理由是什麼?閱讀、觀察、反思的你,才能成就真正的「你」。

 

「舉手」改變一生的影響力

成為自己,還有一個重要的技巧。她希望同學能為「自己舉手」,為「自己發聲」。張瑋軒說女人迷創業初期,並沒有任何背景和資源,更鮮少人知。當時TED TALK剛進來台灣,除了能聽到各行各業的大人物來演講外,還特別開放現場問答時間。張瑋軒參加了那場大會,當天有許多社會上重要知名人士,儘管當時張瑋軒誰也不認識。聽講位置在最後一排,她決心要在問答時間發問。「當你真心渴望一件事情時,全宇宙都會幫助你」。張瑋軒成功地在大會當天舉手提問。也因為這個「舉手」,這個發聲,讓更多的社會人士和收看直播的觀眾認識了「女人迷」。也因為這個「舉手」,張瑋軒認識了她人生中的貴人,改變她的一生。因此,她鼓勵同學勇於舉起手來,勇於發聲。

 

全心全力與同學分享

演講中,張瑋軒一直走到台下,積極地與同學互動,她用「生命的力量」認真地對待聽演講的同學。整場演講獲得同學們多次的熱量回應與掌聲,演講後更有許多同學排隊向她表達謝意或者請求合照,可見非常受到同學們的喜愛。

 

這次演講,作為此次課程講座的最後壓軸。有別於過去講座較偏重知識、技巧的傳授。這次講座則主要是觀念、態度的分享。張瑋軒希望每位同學都能「成為自己」,期許同學們一同努力創造一個多元共融的世界,讓所有人能無所畏懼地成為真正的自己、展現更好的自己。

授課老師致贈感謝狀並與講者張瑋軒合照
授課老師致贈感謝狀並與講者張瑋軒合照
講者張瑋軒向同學傳達「成為自己」的重要性
講者張瑋軒向同學傳達「成為自己」的重要性
講者張瑋軒緊握同學發言時顫抖的手,使她安心
講者張瑋軒緊握同學發言時顫抖的手,使她安心
全體師生與講者張瑋軒比出代表女人迷「W」的手勢大合照
全體師生與講者張瑋軒比出代表女人迷「W」的手勢大合照
課程結束後,許多同學排隊向講者提問或請求合照
課程結束後,許多同學排隊向講者提問或請求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