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提供的三種思維習慣 勵言社張正忻老師分享

  1. Home
  2. 最新活動
  3. 辯論提供的三種思維習慣 勵言社張正忻老師分享

文/黎孟承、圖/李冠吾

辯論是由正、反方彼此站在對立立場的一種言語上的競賽活動,不只要求辯手要有精湛的口才,還要有優秀的邏輯思辨能力。然而,辯論的思考習慣除了在競賽以外,其實也可以廣泛地運用在日常生活。世新勵言社指導老師張正忻分享,三種辯論活動提供的思維習慣:延遲判斷、換位思考與損益比較。

口傳系辯論學課程於今日(19日)邀請世新勵言社的指導老師張正忻演講。張正忻老師是口傳系大學部、研究所畢業,他在口傳系待了八年。他從高中時期就開始打辯論比賽,曾獲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亞軍及優秀辯手,在接任世新大學勵言社後,帶領社團獲得亞太盃季軍、南瀛盃季軍。目前任職於蔣萬安委員辦公室法案助理。

第一個習慣:延遲判斷

      張正忻老師首先引用《快思慢想》的兩種思考系統觀點,來舉例和說明人們的思考如何影響決策。這兩種思考系統分別是系統一與系統二,系統一是受傳統、語言和文化影響而養成的直覺與習慣;系統二則有別於系統一,是一種非直覺性、需要刻意使用,才能進入深思熟慮的思考模式。

        張正忻老師以近年新聞媒體下標題的現象為例,有些新聞的標題看起來非常聳動,吸引許多閱聽眾關注。但是在閱讀完內文後,才發現標題和內容不一致。張正忻說,這一類的新聞就是利用人們系統一的直觀思考,以吸引人的標題讓閱聽眾直覺認為已經得到結論,影響他們的情感與認知。然而,真正的結論往往需要透過系統二的思考,認真閱讀完內文才能得知。

        如果在辯論場上所有辯手都是以系統一的方式思考,辯題就不太會有辯論的空間。因此,張正忻老師認為,學習辯論其實就是刻意養成系統二的思考方式,也就是延遲判斷的能力。常常打辯論的同學,就比較容易體會,我們常常習以為常的「道理」,諸如「代理孕母是自訂契約」、「死刑有威嚇力」、「安樂死一定省錢」等,事實上,在辯論場上很容易受到質疑與挑戰。因此,辯論提供我們養成不要隨時以系統一思考作判斷,而能更謹慎地延遲判斷,在搜尋資料、重新思考後,才會做出判斷。

第二個習慣:換位思考

        辯論的本質是透過扮演正、反方,彼此站在對立的立場去溝通,再由第三方的裁判決定誰的論點更有道理。而在準備論述的過程中,除了己方的觀點以外,還應該試圖了解對方的立場,也就是換位思考,唯有知己知彼,才能讓自己的論點更加縝密。而且,辯論比賽的立場,也不是依個人偏好決定,往往都是透過抽籤方式決定。甚至,有時會正、反立場的持方都可能要上場辯論,這就更強化換位思考的能力。

張正忻老師認為,不只是辯論需要換位思考。在職場上尤其記者、公關等行業,因為很多時候無法獨自一人做單一決定,所以更需要這種能力。他說,在發表提案時,就算自己認為提出的想法是好的,也不見得會被他人認可,而要讓意見被採納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說服對方接受自己的想法;第二種則是是從對方的角度出發設想。

針對培養換位思考能力的方法,張正忻老師建議同學首先要用心觀察與傾聽對方,同時也要拓展自身的知識基礎與視野,這樣在代入立場時才能更了解對方的需求,做出適合的決策。

第三個習慣:損益比較

      張正忻老師以著名的電車難題說明人生就是一連串價值判斷的選擇,而價值判斷又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工具價值,其判準是手段與目的,例如一把螺絲釘會以實用與否來判斷它的好壞;第二種是藝術價值,其判準是美與醜、愉悅與憎惡,例如人們鑑賞藝術品多以自身的感受決定它的價值;第三種是道德價值,其判準是對與錯、善與惡,例如行人過馬路時,即便沒有來車也不能闖紅燈,因為我們都受到法律與道德的約束。

        張正忻老師也提到,損益比的本質所要思考的其實就是機會成本,也就是衡量做出決策的同時失去了哪些東西。只要做任何事情都會有損失,經過利益與弊害的考量後,他也鼓勵同學不要害怕失去的東西,而是思考能從選擇中得到什麼。當養成這樣的習慣思考習慣後,未來在面臨選擇時,就會更仔細思考應該承擔的風險,也更能顯現選擇的價值。

        本學期辯論學課程,在學校重點學門與業師教學的經費支持下,邀請到口傳所鍾岳學長,到課堂分享質詢與答辯技巧,並且擔任各組的私人教練顧問。而此次張正忻的演講,則是偏重辯論對於日常生活的功用。授課教師胡全威表示,辯論自古以來,就是修辭學者鍛煉口語技巧的實踐場域。希望同學們不僅知道如何建立論證、反駁謬誤,同時也能以實際運用所知,學會實踐的技巧。

圖一、張正忻老師分享學「辯論」養成三個思考習慣。
圖一、張正忻老師分享學「辯論」養成三個思考習慣。
圖二、張正忻老師解說觀念。
圖二、張正忻老師解說觀念。
圖三、台下同學仔細聆聽與抄寫筆記。
圖三、台下同學仔細聆聽與抄寫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