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錦惠

  • 沈錦惠副教授(1956-2015)
  • 西元2000年起於口傳系任教,2015年8月病逝。
    沈老師16年來為系上貢獻繁多,在系所的建置、研究的開展、視野的開拓上都有許多貢獻。她是我們永遠的同事、學生們永遠的老師。謹此感念追思。
  • 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專任副教授
  • 學歷: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傳播學博士
  • 研究專長:視覺符號與語藝/媒介科技與媒介文化/語藝理論/敘事與隱喻/傳播理論
  • 聯絡電話:02-22368225轉3168
  • 電子郵件:maryshen@cc.shu.edu.tw
  • 個人網站:沈錦惠的陋室冷筆
  • 《詳細介紹》

 

 

期刊論文

沈錦惠 (2014)。隱喻即視覺化的語藝行動:網路時代談視覺語藝的古典根源。《中華傳播學刊》,第26期,頁63-106。

黃鈴媚、沈錦惠、曹開明 (2014)。網路傳播社會中的「電子符號行動者」:從台灣國光石化案重構閱聽人之主體性。《傳播與社會學刊》,第27期,頁101-148。

沈錦惠 (2011)。時機與傳播情境:評介《語藝與時機: 歷史、理論、實踐論文集》。《傳播研究與實踐》,第1卷,第2期,頁269-283。

沈錦惠 (2007)。從超文本論電子書寫的表達素養。《哲學與文化月刊》,第34卷,第11期,頁113-135。

沈錦惠 (2006)。Walter Ong 看話語的科技史──評Walter Ong 的”Orality and Literacy: The Technologizing of the Word”。《新聞學研究》,第88期,頁173-181。

沈錦惠 (2005) 。社群之知 vs. 客觀之知:從電子口語看電子新聞,《新聞學研究》,第82期,頁1-40。

沈錦惠 (2003) 。新的地方感:電子互動媒體的語藝空間。《中華傳播學刊》,第3期,頁131-160。

沈錦惠 (2003) 。發現螢幕:資訊品質與觀眾賦權再思考《廣播與電視》,第20期,頁35-58。

會議論文

沈錦惠 (2012)。隱喻即行動:網路時代的隱喻使用。海峽兩岸口語傳播學術研討會。福建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2012. 12.22 。

黃鈴媚、沈錦惠、曹開明 (2012) 網路傳播社會中的「電子符號行動者」:從台灣國光石化案重構閱聽人之主體性。《傳播與社會學刊》五周年國際學術會議「媒體2.0 X 社會21:新聞與閱聽人再界定」,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傳播學院。2012. 01.06 。

沈錦惠 (2009)。〈超越虛擬:從語藝觀點看部格書寫的符號行動〉。發表於「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2009.11.14。

沈錦惠 (2009)。〈從電子口語反省媒介素養〉。發表於「2009中華傳播學會年會」的「專題座談:立足台灣放眼亞洲-口語傳播的現在與未來」。2009. 07.06。

沈錦惠 (2007)。〈社群與公眾:從電子連結看資訊時代的群體想像〉,發表於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舉辦之「2007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年會暨論文研討會」。

沈錦惠 (2006)。〈文本 vs. 超文本:從電子書寫看資訊時代的識讀素養〉。發表於「臺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主辦之「資訊社會十年回顧與未來展望:2006年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年會暨論文研討會」。

沈錦惠 (2004)。〈認同之知 VS.客觀之知:電子口語給傳播教育的挑戰〉,發表於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電子.口語.人:口傳教育的在地實踐與展望研討會」(2004年五月)。

沈錦惠 (2001)。新的「地方感」:新媒體的語藝空間,發表於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生活世界與語言表現」研討會(2001年六月)。

學術專書

沈錦惠(2009),電子語藝與公共溝通,臺北:天空數位圖書公司。

(科技部/國科會)研究計畫

沈錦惠(2007):超越虛擬:從語藝觀點看電子環境中的符號行動。國科會 96 年 08 月 01 日~ 97 年 07 月 31 日(計畫編號:96-2412-H-128-004-)。

學位論文

Shen, Mary C. H. (1999). Current-affairs Talk Shows: Public Communication Revitalized on Television. Ph.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Shen, Mary C. H. (1995). Public Service Television: A Western Anachronism For Taiwan. M. A. Thesis, 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s.University of Amsterdam.

其他著作

沈錦惠/若水 合著 (1992),涉江采芙容(心靈對談),臺北:光啟。

沈錦惠 (1990),家與枷(文集),臺北:光啟。

沈錦惠 (1989),人人都性格(文集),臺北:光啟。

沈錦惠 (1989),說凶道吉(文集),臺北:光啟。

其他譯作

沈錦惠、趙可式合譯 (1981),活出意義來,臺北:光啟。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From Concentration Camp to Existentialism, by Viktor E. Frankl, an early edition of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An Introduction to Logotherapy).

沈錦惠譯 (1982),從中年再起步,臺北:光啟 (Learning to Grow Old, by Paul Tounier.)

沈錦惠譯 (1983),夢與生活,臺北:光啟 (Dreams and Nightmares, 1954, by J. A., Hadfield, Middlesex: Penguin.)

沈錦惠譯 (1989),愛情面面觀,臺北:光啟 (The Psychology of Loving, by Ignace Le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