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靖媛、圖/項瀚
文字能透過網路傳播產生更大的影響力,以文字為主軸也能成為網紅。然而,什麼平台是最適切的選擇?同學們又該如何捨量求精,創造無可取代的優質內容?《痞客邦》創辦人劉昊恩(現為產品策略副總)今(12)日於世新大學口傳系「網路溝通與當代社會」講座課程中(由「台灣記者協會」支持),和同學們分享創立痞客邦的心路歷程以及營運過程所歷經的種種轉型與最新發展。
痞客邦的發跡第一步
演講一開始,劉昊恩分享起踏入網路世界的第一步。年僅12歲的他便架設與電影《鐵達尼號》有關的網站,並累積超過與一萬個以上網站連結,這也讓小小年紀的他體認到網路世界沒有人知道你是小屁孩還是一家公司,只要有內容,就可以有發展的機會。
到了大學階段,劉昊恩和朋友創立了PIXNET。他說:「當時數位相機竄紅,但市面上網路相簿普遍容量都不足,而PIXNET和無名小站便想辦法提供相簿大空間容量,兩個平台也因此受到矚目。」
後來PIXNET再開放部落格服務,許多用戶漸漸養成在PIXNET記錄生活點滴的習慣。畢業之後,PIXNET受到城邦集團挹注資金投資,《痞客邦》就此誕生,獲得更充份的經費。不久,《痞客邦》攀升為國內前十大網站,時至今日痞客邦仍在全球百大網站之列。
痞客邦搭上行動網路元年浪潮
今年《痞客邦》成立邁入第18個年頭,其中歷久不衰的秘密為何?劉昊恩用2007-2020年間的幾個重要事件來解釋。首先,他認為當年《痞客邦》成功搭上行動網路元年的浪潮。2008年Iphone 3G在台開始販售,順勢帶起行動網路時代,新穎的內容生產工具讓網路呈現形式變得截然不同。而《痞客邦》也提早佈局行動發文APP,並提供行動裝置瀏覽介面,奠定日後成功的基礎。
臉書崛起 痞客邦轉型因應
此外,《痞客邦》面對新型態社交媒體也有所轉型。劉昊恩指出,2009年一款「開心農場」遊戲吸引眾多台灣人認識Facebook。網民的使用者行為、相簿使用、社交功能紛紛轉移。當時《痞客邦》擔心被臉書取代,嘗試推出各式服務,包括murmur碎碎念微網誌、社群相簿改版等等。
不過回頭來看,即便社群媒體發展蓬勃,《痞客邦》的流量卻不減反增。劉昊恩深度解析其平台與Facebook的差異,發現兩個平台有許多不相衝突的特性,而痞客邦裡的文章反而還可以借助社群的力量擴散。因此,劉昊恩提到:「平台的開發重點也開始聚焦於如何讓受眾找到更多有實質功用的內容、如何讓部落客的內容曝光。」
部落客是最「長壽」的網紅
劉昊恩表示,部落客是最「長壽」的網紅。依據104人力銀行的統計,全台有高達42%的網紅僅做了9個月就退出,且不論是經營FB、YT、IG等,若不頻繁更新,可能就會面臨淘汰危機。但是部落客提供有用的部落格文章,則可以是累積,即使過了多年,仍有很高的機率會再被翻出來,且即便停工一年,再度復出也相對容易。
大數據運算普及 部落客商業模式運作
劉昊恩表示,《痞客邦》提供部落客完善的工具,發揮媒體效應,而這也讓部落客開始可以是一個職業選擇。相較最初部落客的內容多以抒發心情的敘事為主,如今透過商業化經營,加上重點式分眾策略,徹底發揮其經濟效益。
掌握流行趨勢,也是《痞客邦》重點投入的項目之一。劉昊恩指出,《痞客邦》致力推展大數據研究,解析使用者的需求與「顧客旅程」(user journey),找出搜尋引擎中最吸引人的點。劉昊恩提到,《痞客邦》會運用大數據分析後的熱門項目舉辦活動,像是2020年舉辦「痞其林」召集部落客們評比,當時就成功搶下各大「年菜」搜尋大字;例如年菜、年菜推薦、年菜推薦、年菜外帶等,創造百萬商機。
演講尾聲,劉昊恩引用比爾・蓋茲(Bill Gates)在1996年就提到的名言:「內容為王」(Content is king.)做結語。他認為部落格已經融入自媒體的一環,每個平台都有適配的內容形式與目的,然而無論各種平台如何變化,持續精進與產出「好的內容」,就是自媒體永續發展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