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靖媛 圖/賴冠豪、黃靖媛
近期元宇宙話題正夯,媒體或社群媒體變化快速,在學校的同學們該如何因應新媒體不斷地改變,同學們現在應該做哪些準備?前高雄市新聞局局長王淺秋今(26)日於世新大學口傳系「網路溝通與當代社會」講座課程中(講座由台灣記者協會與世新大學合辦),以她在媒體、企業以及政治場域中豐富的職場經歷與同學們分享她對於媒體變化趨勢的觀點以及提供同學們現在應如何做好準備。
學姊傳授:大學生必修課
演講一開始,王淺秋以世新學姊身份回首過往大學生活裡最難忘的學習歷程。她建議同學們除了熟悉本科系專業外,多利用社團、打工、實習等課外資源認識自我,探索自身職涯規劃。
另外,學姊還特別強調要在大學時期培養國際視野與語言能力。她自己就很遺憾,在大學時並未好好培養,到職場後才努力提升。她認為語言可以幫助我們直接接觸不同的文化與觀點,而國際視野則是幫助我們提升格局,不會只是陷在國內新聞反覆報導的花邊消息。
元宇宙對於媒體的衝擊?
過往傳統媒體產業中,各項領域幾乎都是獨立的,影、音、文字、行銷各有專長分工。但是,如今網路媒體整合了影音文字,甚至還要行銷、數據分析、廣告投放等等。數位時代媒體人不能再只是單一專業,而成了十八般武藝都要會一些,壓力極大。
此外,在數位社群世代下,資訊看似豐富多元,但大多只是求快、簡化,容易讓資訊只是片段呈現,缺乏完整訊息。更糟的是,網路上經常有未經核實的資料被轉載,甚至有人花錢買流量的情況產生,造成真假難分。王淺秋形容這是「一個為流量無所不用其極的時代」。腥羶色的訊息當道,高品質的報導卻乏人問津。
不僅如此,過往專業的技能也有被人工智能取代的風險。王淺秋以虛擬偶像(VTuber)與Ai主播的例子讓同學們思考媒體產業的快速變化。甚至,現在
最夯的元宇宙話題,若媒體進入元宇宙時代,一切都虛擬化,甚至人工智慧化,媒體工作者還能做些什麼?有什麼存在的價值?王淺秋認為最不能被取代的,就是:創作、觀點、人的溫度以及創新價值。
從思想上改變 學習有錢人「六大技能」
因應上述媒體環境的劇烈變化。王淺秋原本就有些因應之道,她後來發現她的觀點與Rafael Badziag所著書籍《有錢人與你的差距,不只是錢》中,整理的億萬富翁的觀點頗為類似。因此,她以這本書提到億萬富翁的六大技能與同學分享,並分析那些技能在媒體、行銷、政治領域的價值所在。這六大技能包含:邏輯思考能力、善解人意/洞察人心、人脈、溝通能力、銷售與領導統御。
這裡扼要介紹前三項技能。首先,以邏輯思考來說,波蘭首富索羅曾說:「數字是這個世界運作的基礎,懂數學的人必然具備邏輯論理能力」。王淺秋認數學當中隱含的邏輯思考力對從事各行各業都有幫助,擁有良好邏輯思維的人才能用有邏輯的辦法冷靜解決問題。
而善解人意與人脈建立往往是相輔相成,需要與人合作的情況在職場中必然會遇到。新聞記者追求獨家,行銷領域要懂得向上管理,執政者要說服民意,這些都是在和「人」做生意,因此除非洞察人心與人連結,否則事業難以成功。
演講尾聲,王淺秋鼓勵同學們,若找到所愛,就積極向前;若尚未找到,則多方探索。她引用莎士比亞的話:「人生苦短,若虛度年華,則短暫的人生就太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