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芝均、圖/袁忠皓
從個人品牌到企業組織,要如何在無邊無際的網路平台上,被消費者留心關注?多數人可能會想到,利用好的標題或內容,去吸引消費者的眼球並貼近其需求。但事實上,再好的標題或內容,如果在網路平台上無法被輕易搜尋到,都無法達到太大效益。
口傳系於11月30日邀請到好優數位執行長張瑋容,她同時也是世新口傳所第一屆碩士。學姊這次回到母系,除了分享「下對關鍵字」的重要性,也提醒學弟妹們,在產製內容的過程中,如果與食品、保健有關,要特別注意使用詞彙,以避免觸法,遭處高額罰款。演講中,她也分享一篇好的商業文章,應注意那些重點,才能讓消費者讀完、讀懂並有所行動。
沒有關鍵字概念 文章等於作白工
張瑋容首先提到,品牌端想放的和消費者想找的內容,通常都存在著落差。因此,要能夠找出交集,並把消費者的需求擺在第一位,才能產製出符合市場需求的內容,進而創造龐大效益。
所謂「對的關鍵字」,就是人們在Google搜尋引擎中會直覺輸入的字詞。這些字詞,寫文章時,就一定要放在「網頁標題」及前面第一段文字中。這樣在Google搜尋時,文章有更高的機率被消費者搜尋到,譬如,出現在第一、第二頁中。
讓自己的品牌文章,在Google排名中維持前幾名,這有什麼好處呢?學姊說道,做好排名除了能夠提高效益外,也是替品牌建置一套保衛機制,稱作「品牌數位資產」。
由於原先已替品牌內容累積充足的自然流量,讓這些內容處於搜尋介面的前幾頁。因此當品牌遭受任何負面攻擊時,能讓這些負面內容不會那麼快速的出現在搜尋介面前端,甚至有機會能讓負評內容往後排。
相反的,如果平時不發布貼文,作品牌形象積累。一旦有負評時,就很容易衝到企業關鍵字搜尋的最前面幾則。此時,就算想花高價讓負評往後,學姊指出,這也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所以,平常持續發文,就是建立一個正面的保護傘。
有時候 Google不會理你
學姊提及,有些時候在搜尋引擎輸入一個詞彙,底下不會出現任何推薦關鍵字。導致這個狀況有兩種因素,第一個,這是因為此關鍵字搜尋量不足,所以沒有預設推薦。
第二個因素,則是此關鍵字可能引導至暴力、色情、恐怖攻擊等違背社會正義的網頁。但並不代表下關鍵字的方向錯誤,有時候只是需要替換成另一個詞彙,就不會觸碰到以上問題。這個概念也是在下關鍵字前,必須特別留意的地方。
商業文章要有效益 切忌「五大點」
在演講中,學姊透過各種例子,讓大家了解商業文章經常會犯的錯誤,而疏忽這些細節,將有高機率會讓消費者沒有意願讀完內容,也就不會引起興趣進而導致沒有後續消費行動。
首先,切忌讓內容「充滿專有名詞」,除了讓一般大眾無法輕易理解外,也會造成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感。第二切忌是內容「塞滿商品訊息」,消費者可能會因無法讀懂各種商品訊息,或文章無任何貼近需求的清楚說明,而失去閱讀內容的意願。
再來則是切忌「忘了吸睛主圖」。人類是視覺動物,賞心悅目、有趣或能引起好奇的圖片,會讓消費者較有意圖點進網頁查看。
第四點是切忌「忽略行動介面」,現今人手一機,除了將介面設置為電腦方便閱讀外,也必須考量手機的觀看介面,版面配置的舒適程度,將決定消費者是否有耐心將內容閱讀完。
學姊建議,可以三行文字做為斷行標準,讓人們使用手機時,可以看起來較清晰。最後扣合講座主題,切忌「沒有放關鍵字」。否則,會讓用心產製的內容,沒有被看到的機會。
做內容不容易 當心受罰
你知道有些內容是會觸法的嗎?學姊在講座中分享到,明文規定中,有許多詞彙是不允許在非醫療專業認證的商業文章裡出現的。例如涉及療效的任何用詞,「預防」、「減輕」、「改善」等不能寫到。一旦寫到,可能就須付巨額的罰款。
因此,學姊特別提醒大家,在撰寫商業文章前,一定要清楚法律規範提及不能寫到的內容,才不會讓辛苦做內容的收益,拿去繳罰款。
講座的最後,學姊勉勵同學,如果想發展個人品牌,就多去找尋並嘗試不同的機會。可以先以愛用品的分享文開始,累積一些流量之後,再運用網路行銷去嘗試接案,幫品牌做行銷和推廣。
誰說文字不能賺錢?誰說媒體溝通不能賺錢?學姊肯定地向學弟妹們表示,文字是不會消失的,永遠都很重要。而且這個行業是少數在疫情影響下,仍能夠蒸蒸日上的產業。所以如果對文字、對行銷或對傳播感興趣的同學,現在就可以開始持續練習寫作,提升掌握文字的能力,讓自己早點開始累積未來在職場上發光的重要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