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到底在迷什麼?掌握粉絲經濟心法,讓粉絲成為致勝關鍵!

  1. Home
  2. 最新活動
  3. 粉絲到底在迷什麼?掌握粉絲經濟心法,讓粉絲成為致勝關鍵!
圖一:浪LIVE藝能中心副總經理王莉茗,至課中暢談粉絲經濟。
圖一:浪LIVE藝能中心副總經理王莉茗,至課中暢談粉絲經濟。

文/李筑蒨  圖/項瀚

從傳統媒體到新媒體,除了媒體性質轉變外,粉絲的影響力也產生很大的變化。在社群媒體快速崛起,人人都能成為網紅、名人的時代,每個人都能創造話題,擁有粉絲。但是,究竟要如何提升自我價值,維繫粉絲關係,進而創造粉絲經濟,就是一門大學問。

由世新大學口語傳播暨社群媒體學系與浪LIVE學產合作課程「網路溝通與當代社會」,於今日(3月16日)邀請浪LIVE藝能中心副總經理王莉茗,到課堂中分享。她以「粉絲經濟漫談」為題,從IP(Intellectual Property)與品牌的差異,以及如何經營粉絲群,創造更好的經濟價值與同學們分享。

沒有粉絲,什麼都不是

擁有豐富媒體經歷的王莉茗副總,她經擔任過經紀人、節目製作人、電影監製,一直到現今擔任浪LIVE藝能中心副總經理。她投身娛樂產業20餘年,對於娛樂圈十分了解。她提到,不論是電視台、電影圈或今日的新媒體,除了產出高品質的作品外,最為重要的就是需要由粉絲支撐。從傳統媒體到新媒體,粉絲經濟也一直存在,只是型態改變而已。

粉絲如何創造經濟?

在大部分人的既定印象中,粉絲通常是因崇拜某位明星、藝人、網紅,而選擇以消費的方式支持,達到經濟效益。但王莉茗說,粉絲並不局限於在特定的人群,所有人皆是粉絲經濟的一環。舉凡是最常見的買專輯、海報、追星、看演唱會,甚至是至KTV唱歌都能創造收益。粉絲經濟是情緒資本的一種,也就是對於明星而言,他就是受到粉絲「喜愛」。這裏的喜愛,就是「情緒資本」。情緒資本越高,意指粉絲喜愛這位明星,這位明星就很容易以這種喜愛,轉換為利益。因此,討論粉絲經濟,就是以消費者為主要受眾,針對粉絲規劃行銷手法,讓消費者產生消費衝動,進而維持藝人的演藝生涯。

品牌與IP究竟有何差別?

王莉茗在演講中,特別介紹IP的概念。一般人可以比較了解「品牌」的意思,諸如國際牌、新力牌等,就是企業名稱。品牌通常是與消費者相對,消費者從「品牌」中挑選產品。但是,IP則是將「消費者」轉化為「信徒」。王莉茗解釋,使用品牌作為宣傳手法的經紀人,大部分著重在作品產出的數量及曝光,透過不斷宣傳,讓消費者對該品牌有所認識,進而產生消費行為。然而以IP作為宣傳主體時,是構思創造獨特的價值及思維,能讓粉絲產生一定的信仰和忠誠度。

舉例來說,廣為人知的漫威英雄、五月天、5566,正是依照IP的宣傳方式。這些明星的人設,深入人心,讓粉絲建立心靈歸屬感,將作品打入粉絲的生活,進而使黏著度達到最大化。

成功IP的關鍵因素:人設

成功的IP案例都是經過,「人、作、粉、經」四個階段,意即設定人設、產生作品、作品生成粉絲、創造粉絲經濟。王莉茗提到,若要讓粉絲從消費者變成信徒,關鍵點在於你的每項作品,都得和起初的人設有所相符合。舉例來說,漫威英雄的人設設定就是:人性、正義、勇氣、義氣。這些元素正是所有漫威英雄作品中的核心價值,也是粉絲所追求的信仰。IP傳遞是信仰,不只是單純的產品效能,所以會產生更大的吸引力。

打造個人品牌,臉書是必備工具

對於如何打造個人形象,王莉茗特別提及經營社群媒體的重要性。經營社群媒體可讓自身的能見度提高,依照各平台的特性來設定操作方式,讓大眾看到不同面向的自己。王莉茗建議同學,不要疏忽Facebook的經營,因Facebook的資訊轉載度高,是行銷操作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同時更是外界認識個人或品牌的最簡單的方式。透過經營社群媒體,與粉絲互動、交流,做到與粉絲間的有效傳播。

粉絲經營,誠信以待

王莉茗提醒同學,與粉絲間的關係建立,必須遵守「誠信以待」的原則。由內而外貫徹對粉絲的責任,並且維護成為公眾人物的形象:對粉絲誠信、對媒體誠實。「願意花時間研究、付出,才會做好」。演講最後,王莉茗勉勵大家,嘗試任何事都需勤勞以待,肯努力、花時間研究,就會找到存在的價值,保持初心、言行一致,不僅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更是成功的不二法門。

圖二:選修課程同學專心聽講。
圖二:選修課程同學專心聽講。